双碳背景下综合能源电力系统弹性分析与提升研究综述*
刘瀚琛, 王冲, 鞠平

Review on Resilience Analysis and Enhancement of Integrated Energy Power Systems Considering Dual Carbon Goal
LIU Hanchen, WANG Chong, JU Ping
表2 常见的弹性评估方式对比
弹性评估理论类别 弹性评估方式 内容 特点
基于系统表现 “弹性三角形”[85] 将极端事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把系统性能损失累积量作为弹性指标 对极端过程的描述相对简易,计算相对简单
“弹性梯形”[32] 对极端事件过程更加细化,考虑了系统性能低谷阶段,弹性评估较为全面 对极端过程的描述相对简易,计算量较大
基于设备可用性[86] 将弹性指标与建立设备可用性和恢复时间相关联 考虑了设备的退化和恢复,误差偏高
基于社会效应[87] 对社会满意度量化以衡量系统弹性 弹性评价维度相对单一
基于影响因素的系统特征 基于多准则决
[88-89]
选取系统的多个属性变量并设置相应的权重作为系统弹性指标 对系统特征属性以及相应权重的选取较为严格
基于图论方式[90-91] 围绕系统拓扑结构提出弹性指标,如节点冗余度等 计算较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