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综合能源电力系统弹性分析与提升研究综述*
刘瀚琛, 王冲, 鞠平

Review on Resilience Analysis and Enhancement of Integrated Energy Power Systems Considering Dual Carbon Goal
LIU Hanchen, WANG Chong, JU Ping
表1 常见的综合能源电力系统建模方法
层面 建模分析方法 方法特点
能量交互层 管道稳态模型[38-41] 仅包含节点气压和支路流量的代数关系,仅适用于稳态分析
动态管存模型[42-44] 考虑气网等系统的管存效应,可反映一定程度的动态特性
离散差分模型[45-48] 可考虑不同能源系统的动态特性,计算量大;可用于动态分析
统一能路模型[49-53] 由“场”到“路”,推导出不同能源系统的阻、容、感等元件模型
信息交流层 复杂网络
理论[35,55 -57]
借鉴图论思想,主要考虑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物理系统的关联
基于潮流
模型[37,58 -59]
同时考虑了信息网络拓扑结构和信息流动量对能量层面的影响
基于系统状态
方程[60-62]
以信息网功能为出发点,对耦合部分构建控制器以满足运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