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学报, 2019, 14(3): 90-96 doi: 10.11985/2019.03.013

一种谐波注入式逆变装置研究

张兵锋, 王铁军, 冯进

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武汉 430033

Research on a Harmonic Injection Inverter

ZHANG Bingfeng, WANG Tiejun, FENG Jin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uhan 430033 China

收稿日期: 2019-05-24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9-25

Received: 2019-05-24   Online: 2019-09-2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张兵锋,男,1989年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集成技术。E-mail:dcba654321@126.com

王铁军,男,1965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相感应电机和船用电力电子设备。E-mail:wtjtt@163.com

摘要

课题组在前期设计了一种基于圆形变压器的多重叠加逆变装置,应用旋转磁场原理进行多重叠加来消除谐波。为解决此逆变装置开关频率低、体积重量大的问题,借鉴了有源滤波原理中谐波注入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圆形变压器的谐波注入式逆变装置。该装置由辅助逆变器组和主体部分构成,主体部分为一个主逆变器和一个圆形变压器,辅助逆变器组包括两组三相逆变器,采用移相叠加的原理生成特定的谐波磁动势,在圆形变压器中应用旋转磁场原理注入到主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中来消除谐波。阐述了此逆变装置的结构特点以及工作原理,仿真验证了逆变装置的有效性。

关键词: 圆形变压器 ; 辅助逆变器 ; 谐波注入 ; 移相叠加

Abstract

The research group designed a multi-overlapping plus-inverters device based on circular transformer, and applied the principle of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to eliminate harmonic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w switching frequency and large volume and weight of this inverter, a harmonic injection inverter based on circular transformer is proposed by using the idea of harmonic injection in active filter principle for reference. The device consists of auxiliary inverters and main parts. The main part is a main inverter and a circular transformer. The auxiliary inverters consist of two groups of three-phase inverters. The principle of phase shift superposition is used to generate a specific harmonic magnetomotive force. In the circular transformer, the principle of rotating magnetic field is applied to inject the output of the main inverters voltage to eliminate harmonics.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inverters are describ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verters is verified by simulation.

Keywords: Round-shaped transformer ; auxiliary inverter ; harmonic injection ; shift superposition

PDF (295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张兵锋, 王铁军, 冯进. 一种谐波注入式逆变装置研究. 电气工程学报[J], 2019, 14(3): 90-96 doi:10.11985/2019.03.013

ZHANG Bingfeng. Research on a Harmonic Injection Inverter.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J], 2019, 14(3): 90-96 doi:10.11985/2019.03.013

1 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不断发展,谐波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大功率逆变系统中,采用多重叠加技术和多电平技术的逆变装置是两种常用方法[1],多重叠加技术是将几组具有适当相位差的三相方波电压通过变压器绕组进行叠加得到更加逼近正弦的阶梯波[2,3],多电平技术是采用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使逆变器直接输出多电平电压[4,5,6],采用多重叠加技术的逆变装置相对于采用多电平技术的逆变装置有着器件数量需求少、无钳位电压均压问题、控制简单和可靠性高的优势[7],并且能够保证输入输出电气隔离,减少了对电网的污染,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功率逆变系统[8,9]

采用多重叠加技术的逆变装置需要移相变压器使几组三相电压相差适当的相位,因此移相变压器在逆变装置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移相变压器结构复杂,对匝比精确度要求较高[10,11]。目前对多重化变流装置的研究多集中于改进电路的控制方式和拓扑结构,关于移相变压器的优化设计较少。

本文采用团队在前期工作中提出的圆形移相变压器替代传统的芯柱式移相变压器,圆形移相变压器的电磁结构类似于绕线式感应电机,圆形铁芯结构可以将磁路集中于其中,在定转子间的气隙中合成圆形磁动势,应用旋转磁场原理进行多重叠加消除谐波,得到逼近正弦的阶梯波[12,13]。圆形移相变压器的电路和磁路的对称性好,绕组结构简单,可以实现更多相数的叠加。

团队在前期工作已经应用圆形移相变压器实现了两组和四组电压的多重叠加,并取得了良好的谐波消除效果[14,15]。然而由于多重化逆变装置中圆形移相变压器的工作频率较低,且移相变压器的功率等于输入的几组三相逆变器功率之和,因此移相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将成倍数增加,致使整个多重化逆变装置的体积和重量变得很大,不适合于实际工程应用。

本文在原有多重叠加逆变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由圆形移相变压器构成的谐波注入式逆变装置。该逆变装置包含一个主逆变器、一个辅助逆变器组和圆形移相变压器。主逆变器由一个三相半桥逆变电路构成,通过圆形变压器直接向负载供电,辅助逆变器组由两个三相半桥逆变电路构成,产生设定相位和宽度的谐波脉冲,谐波脉冲通过圆形变压器的旋转磁场原理作用到主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上,使输出电压中的谐波成分被抵消,得到逼近正弦的输出波形。

这种逆变装置结构中,主逆变器的功率为基波功率和谐波功率之和,辅助逆变器组的功率主要为5次7次谐波功率之和,圆形移相变压器的功率与辅助逆变器组相等,因此两者的功率均不及主逆变器的1/10。相比于采用多重叠加原理的逆变装置,谐波注入式逆变装置大大降低了系统总重量和体积。由于辅助逆变器开关器件电流、电压等级很低,不会因为增加开关器件而增加成本。

2 逆变装置的结构和原理

2.1 圆形变压器

圆形移相变压器的电磁结构类似与绕线式感应电机,但转子通过机械方式堵转固定。根据感应电机原理,定转子之间可以通过电磁感应实现电能传递。圆形移相变压器共有三套对称绕组:ABC、a1b1c1和a2b2c2。ABC在转子上,a1b1c1和a2b2c2在定子上。转子外表面开24个槽,定子内表面开24个槽,内部铁心槽与外部铁心槽对齐,以减小漏磁通和磁路磁阻。转子和定子每个极距下的两个线圈为串联连接,输入a1相、a2相和输出A相分别由两个槽内线圈串联而成。为了消除5、7次谐波,使定子上两套绕组a1b1c1和a2b2c2在空间上相移30°,但第一套绕组a1b1c1正向输入一组6阶梯波电压,第二套绕组a2b2c2反相输出一组6阶梯波电压,因此两套绕组同名端相反,圆形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转子上绕组ABC在空间上与第一套绕组a1b1c1相移15°,即位于定子上两套绕组中间位置。

图1

图1   圆形变压器的电磁结构原理


2.2 逆变装置的原理

图2展示了新型逆变装置的电路结构,该逆变装置主要由辅助逆变器组、主逆变器和圆形移相变压器构成。主逆变器由一个三相半桥逆变电路构成,其输出端与圆形移相变压器转子的绕组ABC串联,之后直接向负载供电。如图3所示,辅助逆变器组由两个半桥逆变电路构成,输出分别连接到圆形移相变压器定子的两套绕组a1b1c1和a2b2c2上。辅助逆变器组可以产生设定相位的方波脉冲,该脉冲通过圆形移相变压器的电磁感应作用到主逆变器的输出A´B´C´上,从而改变最终输出ABC中的谐波成分。

图2

图2   谐波注入式逆变装置的原理图


图3

图3   辅助逆变器组的电路结构


3 谐波消除原理

在六相感应电机中,通过时间、空间的相位关系的选取,可以消除定子磁动势中的5、7次谐波,同时加强基波磁动势,从而消除6次基频的脉动转矩。而在这里我们将利用圆形移相变压器获得相反的结果,即消除定子磁动势中的基波磁动势,加强5、7次谐波。

当目标消除谐波为5次和7次谐波时,将辅助逆变器组中两个半桥逆变电路输出的三相方波脉冲电压设为30°脉宽,相位差也设置为30°。第1套对称三相绕组a1b1c1方波脉冲电压可表示为

一般这组三相电压除基波外会包含各奇次谐波,谐波幅值${{U}_{mn}}$和脉冲宽度$\theta $有关。根据旋转磁场理论,产生的绕组电流会建立除3的倍数次谐波外各次谐波的旋转磁场。设基波电流和主要谐波电流产生的空间矢量磁动势分别为F1,1F1,5F1,7、…。

依据谐波理论我们知道基波磁动势以ω的角速度顺时针旋转,5次谐波磁动势以5ω的角速度逆时针旋转,7次谐波磁动势以7ω的角速度顺时针旋转。

基于圆形变压器的结构特点,并且在输入电压相位设置上第2套绕组滞后第1套绕组30°。第1套绕组a1b1c1的基波磁动势旋转30°时第2套绕组a2b2c2刚开始产生磁动势。图4a为第1套绕组a1b1c1所产生的基波磁动势F1,1转过a1相轴30°时刻,5次和7次谐波磁动势F1,5F1,7矢量的空间位置。其中ω代表基波磁动势的旋转角速度。此时,第2套绕组a2b2c2刚好产生另一组磁动势F2,1F2,5F2,7、…。图4b为同一时刻F2,1F2,5F2,7矢量的空间位置。比较图4a和4b,可知两个基波磁动势F1,1F2,1反相,而5次和7次谐波磁动势同向,叠加后可以得到如图4c所示的空间矢量磁动势F5F7

图4

图4   旋转谐波磁动势


基于此时刻之后的任意时刻,由于两套绕组的输入参数是一致的,产生的基波以及各次谐波磁动势幅值分别相同,旋转方向不变,角速度恒定,故在任意时刻,基波都会抵消,5、7次谐波得到增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证明,通过时间、空间相位关系和绕组同名端的选取,可以在圆形变压器中消除基波磁动势,而使5、7次谐波磁动势增强。根据交流电磁场理论,定子绕组产生的5、7次谐波磁动势将在转子绕组上产生相应的磁动势,从而消除转子磁动势中的谐波。

4 逆变装置设计和有限元分析

4.1 数学模型

圆形移相变压器的绕组分布如图1所示,定子绕组为变压器的一次侧,转子绕组为变压器的二次侧。设转子绕组所接负载阻抗为${{Z}_{L}}={{r}_{L}}+j\omega {{l}_{L}}$。

图1所示6个绕组电路的电压方程矩阵为

$\mathbf{U}={{\mathbf{L}}_{\mathbf{T}}}\frac{\text{d}\mathbf{I}}{\text{d}t}+{{\mathbf{R}}_{T}}\mathbf{I}+{{\mathbf{L}}_{L}}\frac{\text{d}\mathbf{I}}{\text{d}t}+{{\mathbf{R}}_{L}}\mathbf{I}$

其中,UIR分别表示圆形移相变压器的电压矢量、电流矢量和电阻矩阵,可分别表示为

$\left\{ \begin{align} & \mathbf{U}={{({{u}_{\text{a}1}}\text{ }{{u}_{\text{b}1}}\text{ }{{u}_{\text{c}1}}\text{ }{{u}_{\text{a}2}}\text{ }{{u}_{\text{b}2}}\text{ }{{u}_{\text{c}2}}\text{ }{{u}_{\text{A}}}\text{ }{{u}_{\text{B}}}\text{ }{{u}_{\text{C}}})}^{\text{T}}} \\ & \mathbf{I}={{({{i}_{\text{a}1}}\text{ }{{i}_{\text{b}1}}\text{ }{{i}_{\text{b}1}}\text{ }{{i}_{\text{a}2}}\text{ }{{i}_{\text{b}2}}\text{ }{{i}_{\text{c}2}}\text{ }{{i}_{\text{A}}}\text{ }{{i}_{\text{B}}}\text{ }{{i}_{\text{C}}})}^{\text{T}}} \\ & {{\mathbf{R}}_{T}}=\text{diag}{{({{r}_{T}}\text{ }{{r}_{T}}\text{ }{{r}_{T}}\text{ }{{r}_{T}}\text{ }{{r}_{T}}\text{ }{{r}_{T}}\text{ }0\text{ }0\text{ }0)}^{\text{T}}} \\ \end{align} \right.$

负载的电阻和电感阻抗分别为

$\left\{ \begin{align} & {{\mathbf{R}}_{L}}=\text{diag}(0\text{ }0\text{ }0\text{ }0\text{ }0\text{ }0\text{ }{{r}_{L}}\text{ }{{r}_{L}}\text{ }{{r}_{L}}) \\ & {{\mathbf{L}}_{L}}=\text{diag}(0\text{ }0\text{ }0\text{ }0\text{ }0\text{ }0\text{ }{{l}_{L}}\text{ }{{l}_{L}}\text{ }{{l}_{L}}) \\ \end{align} \right.$

${{u}_{\text{A}}}$,${{u}_{\text{B}}}$,${{u}_{\text{C}}}$为逆变装置中主逆变器的输出电压,${{u}_{\text{a}1}}$,${{u}_{\text{b}1}}$,${{u}_{\text{c}1}}$,…,${{u}_{\text{c}2}}$为辅助逆变器输出的方波电压。当给出绕组互感${{l}_{L}}$和${{l}_{1}}$的值后,即可以列写电感矩阵${{\mathbf{L}}_{T}}$。

4.2 仿真分析

圆形移相变压器的绕组分布如图1所示,定子绕组为变压器的一次侧,有12个线圈,转子绕组为变压器的二次侧,有6个线圈。转子绕组所接为负载阻抗,根据形变压器的电压方程,可以建立仿真模型,主要参数有:rT=2.5 Ω,${{l}_{T}}=0.15\ \text{H}$,${{l}_{1}}=0.01\ \text{H}$,频率$\delta =50\ \text{Hz}$,原二次侧气隙$\delta =0.2\ \text{mm}$,主逆变器和辅助逆变器输入直流电压${{E}_{d}}=25\ \text{V}$。

当负载为空载时,如图5所示,此时输出波形为明显的12阶梯波,从频谱分析图6可以看出,主要谐波为11次和13次谐波,6阶梯波中最主要的5次和7次谐波已经基本被有效消除,总谐波畸变率THD=12.61%。当输出绕组带20 Ω电阻负载时,变压器中高次谐波的电抗明显高于基波电压,相对应的谐波成分得到了明显抑制,如图7所示,输出电压波形更加平滑接近正弦波形,从图8的频谱分析也可以看出11次和13次等高次谐波被明显抑制。

图5

图5   负载为空载时的输出相电压波形


图6

图6   负载为空载时输出相电压频谱


图7

图7   电阻负载时的输出相电压波形


图8

图8   电阻负载时输出相电压频谱


5 试验验证

为了验证理论和仿真结果,搭建了图9所示的基于圆形移相变压器的谐波注入式逆变装置,圆形移相变压器样机的设计功率为500 W,输入为两套三相星形联结绕组,输出为一套三相星形联结绕组,输入、输出匝比为1:1,为了减小漏电抗且不增大空载电流,气隙定为0.2 mm,定转子铁芯槽口对齐,为了固定转子,用0.2 mm厚绝缘材料垫在定转子气隙间。直流输入电压为25 V。

图9

图9   试验装置


以下结果为试验样机的输出波形。

(1) 图10为辅助逆变器不工作且负载为空载时,主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波形,图11为该电压的频谱分析图。从频谱图中可以看出输出电压中存在5、7、11、13、23、25次等谐波。

图10

图10   主逆变器输出相电压波形


图11

图11   主逆变器输出相电压频谱


(2) 图12为辅助逆变器工作且负载为空载时,逆变装置的输出电压波形,结合图13的频谱分析,可以看出5次和7次谐波被明显抑制,11次和13次等高次谐波仍明显存在。

图12

图12   空载时逆变装置输出相电压波形


图13

图13   空载时逆变装置输出相电压频谱


(3) 当负载为20 Ω电阻时,由于11次和13次等高次谐波电抗高于基波电抗,输出电压波形得到进一步改善,可以得到如图14所示的更加逼近于正弦的阶梯波,结合图15可以看出,11次和13次等高次谐波被抑制。

图14

图14   电阻负载时逆变装置输出相电压波形


图15

图15   电阻负载时逆变装置输出相电压频谱


(4) 图16为辅助逆变器工作且负载为100 μf电容时,输出电压波形如图16所示,十分接近于正弦波,结合图17可以看出,11次和13次等高次谐波被抑制。

图16

图16   电容负载时逆变装置输出相电压波形


图17

图17   电阻负载时逆变装置输出相电压频谱


(5) 图18为辅助逆变器工作且负载为3 mH电感以及68Ω的电阻时,输出电压波形如图18所示,十分顺滑,接近于正弦波,结合图19可以看出,11次和13次等高次谐波被抑制。

图18

图18   电容负载时逆变装置输出相电压波形


图19

图19   电阻负载时逆变装置输出相电压频谱


6 结论

本文基于圆形移相变压器在多重叠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逆变装置,通过辅助逆变器产生特定的谐波注入主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中,抵消谐波,大大减小了圆形移相变压器的功率。从而在保持谐波消除效果不变的基础上,减小了逆变装置整体的体积和重量,提高了该逆变装置的工程应用价值。通过原理分析、仿真以及试验证明了该新型逆变装置的有效性。

与传统的PWM调制技术相比,此装置可以应用于中大功率系统,而PWM技术诸如SPWM、SVPWM等只能用于小功率的系统中。与传统的移相叠加技术相比,此谐波生成装置只生成谐波并不传递有效功率,所以开关频率远高于移相叠加技术的开关频率,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此装置还可用于解决逆变器以外的谐波问题,比如用于整流电路构成有源滤波器,改善系统电流波形质量,具有巨大的潜在实力。

参考文献

刘凤君 .

现代逆变技术及应用

[M]. 北京:电子工业版社, 2006.

[本文引用: 1]

许爱国, 谢少军 .

阶梯波合成逆变器的波形调制技术研究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29(21):34-39.

Magsci     [本文引用: 1]

阶梯波合成逆变器开关频率低,谐波含量小,滤波容易,特别适合大功率应用场合,但由于传统阶梯波合成逆变器功率管驱动信号采用延时的方法产生,动态性能差。研究了一种新的阶梯波合成逆变器波形调制技术,采用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得到各桥功率管驱动信号,提高逆变器的带宽。在分析移相变压器对空间矢量的影响的基础上,结合阶梯波合成逆变器对驱动信号的逻辑要求,提出从相位滞后通道至相位超前通道顺序采样的错时采样空间矢量调制(space vector modulation,SVM)策略,并分析该调制技术的谐波消除机制和特性。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技术可以用于阶梯波合成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的调节,具有优良的输出频谱特性,且增大了逆变器的带宽,有利于提高逆变器的动态性能。

Xu Aiguo, Xie Shaojun .

Research on waveform modulation technique for staircase inverters

[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09,29(21):34-39.

Magsci     [本文引用: 1]

阶梯波合成逆变器开关频率低,谐波含量小,滤波容易,特别适合大功率应用场合,但由于传统阶梯波合成逆变器功率管驱动信号采用延时的方法产生,动态性能差。研究了一种新的阶梯波合成逆变器波形调制技术,采用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得到各桥功率管驱动信号,提高逆变器的带宽。在分析移相变压器对空间矢量的影响的基础上,结合阶梯波合成逆变器对驱动信号的逻辑要求,提出从相位滞后通道至相位超前通道顺序采样的错时采样空间矢量调制(space vector modulation,SVM)策略,并分析该调制技术的谐波消除机制和特性。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技术可以用于阶梯波合成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的调节,具有优良的输出频谱特性,且增大了逆变器的带宽,有利于提高逆变器的动态性能。

王小丽, 王霞 .

运用多重化技术改善逆变电源质量的研究

[J]. 现代电子技术, 2012,35(12):189-191.

[本文引用: 1]

Wang Xiaoli, Wang Xia .

Research for improving inverse power supply quality with multiplicity technology

[J]. 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 2012,35(12):189-191.

[本文引用: 1]

李继华, 阮新波, 王学华 .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线电压谐波优化的SVPWM策略研究

[J]. 电工技术学报, 2014,29(6):120-128.

Magsci     [本文引用: 1]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采用载波移相控制可以自然实现各H桥单元功率均衡,开关管开关次数保持一致,而采用同相层叠控制可得到谐波含量更小的线电压,但各H桥单元功率不均衡,开关次数也不一致。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同相层叠控制和载波移相控制二者优点且实现简单的空间矢量调制策略。通过对电压矢量进行重新组合划分,可以将多电平空间矢量控制算法简化为多个两电平空间矢量的移相叠加。对载波进行重构,可以实现输出线电压谐波更小,同时各H桥单元功率自然实现均衡,开关管开关次数达到一致。搭建了一台三相4.5kW的级联型五电平逆变器,对所提出的SVPWM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Li Jihua, Ruan Xinbo, Wang Xuehua .

A SVPWM strategy with optimal line-to-line voltage harmonic spectrum for cascaded multilevel inverters

[J].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14,29(6):120-128.

Magsci     [本文引用: 1]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采用载波移相控制可以自然实现各H桥单元功率均衡,开关管开关次数保持一致,而采用同相层叠控制可得到谐波含量更小的线电压,但各H桥单元功率不均衡,开关次数也不一致。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同相层叠控制和载波移相控制二者优点且实现简单的空间矢量调制策略。通过对电压矢量进行重新组合划分,可以将多电平空间矢量控制算法简化为多个两电平空间矢量的移相叠加。对载波进行重构,可以实现输出线电压谐波更小,同时各H桥单元功率自然实现均衡,开关管开关次数达到一致。搭建了一台三相4.5kW的级联型五电平逆变器,对所提出的SVPWM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的有效性。

刘庆丰, 王华民, 冷朝霞 , .

采用波形合成法的级联式多电平逆变器谐波控制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28(6):69-73.

Magsci     [本文引用: 1]

为改善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质量,对通过控制逆变单元开关角实现级联多电平逆变器谐波控制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解方程组法消除特定谐波中高次多变量方程组难于求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波形合成消除特定谐波的方法。利用此方法可通过简单的三角公式递推计算获得实现特定谐波消除的开关角。依据理论计算结果进行的例证演示列出了开关角所有可能的取值情况,说明通过逆变器开关角的选择可同时实现输出电压中特定谐波的消除及基波幅值的调节。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Liu Qingfeng, Wang Huamin, Leng Zhaoxia , et al.

Harmonics control for cascaded multilevel inverter applying waveform resultant theory

[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08,28(6):69-73.

Magsci     [本文引用: 1]

为改善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质量,对通过控制逆变单元开关角实现级联多电平逆变器谐波控制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解方程组法消除特定谐波中高次多变量方程组难于求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波形合成消除特定谐波的方法。利用此方法可通过简单的三角公式递推计算获得实现特定谐波消除的开关角。依据理论计算结果进行的例证演示列出了开关角所有可能的取值情况,说明通过逆变器开关角的选择可同时实现输出电压中特定谐波的消除及基波幅值的调节。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胡存刚, 胡军, 陈权 , .

基于特定谐波消除PWM的三电平有源中点钳位逆变器共模电压抑制方法

[J]. 电工技术学报, 2016,31(16):93-102.

[本文引用: 1]

Hu Cungang, Hu Jun, Chen Quan , et al.

Suppression method of common-mode voltage for three-level active neutral-point-clamped inverter based on selective harmonics elimination PWM

[J].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16,31(16):93-102.

[本文引用: 1]

谢少军, 韩军, 张勇 , .

阶梯波合成逆变器的单脉宽调制调压技术研究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23(5):62-65.

[本文引用: 1]

Xie Shaojun, Han Jun, Zhang Yong , et al.

Research on staircase waveform inverters with single-pulse width modulation technology

[J].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03,23(5):62-65.

[本文引用: 1]

Ghosh A, Gupta R, Joshi A .

Control of cascaded transformer multi-level inverter based DSTATCOM

[J].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2007,77(8):379-384.

[本文引用: 1]

李永东 .

高性能大容量交流电机调速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J]. 电工技术学报, 2005,20(2):1-10.

[本文引用: 1]

Li Yongdong .

High performance and high power AC mot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statusand trends

[J].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05,20(2):1-10.

[本文引用: 1]

王铁军, 饶翔, 姜晓弋 , .

用于多重化逆变的移相变压器

[J]. 电工技术学报, 2012,27(6):32-37.

Magsci     [本文引用: 1]

在多重化逆变中, 需要移相变压器把多相逆变器输出的非正弦电压进行合成, 使输出电压为接近正弦的多阶梯波形。为了改善结构和电气性能,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磁路结构的移相变压器, 和普通移相整流变压器相比, 新型变压器铁心为圆形结构, 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和对称, 电路结构更为简单。针对双Y/Y绕组变压器, 理论证明了5次、7次等主要低次谐波被消除, 合成磁动势为一接近圆形的旋转矢量, 并数值仿真分析了不同类型谐波电流所生成的磁场的性质。给出了由新型变压器构成的多重化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并对基本特性进行了仿真。最后, 基于多重化逆变系统, 实验验证了新型移相变压器的有效性, 结合设计对主要性能进行了分析。

Wang Tiejun, Rao Xiang, Jiang Xiaoyi , et al.

A phase-shift transformer applied in multi-module inverters

[J].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12,27(6):32-37.

Magsci     [本文引用: 1]

在多重化逆变中, 需要移相变压器把多相逆变器输出的非正弦电压进行合成, 使输出电压为接近正弦的多阶梯波形。为了改善结构和电气性能,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磁路结构的移相变压器, 和普通移相整流变压器相比, 新型变压器铁心为圆形结构, 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和对称, 电路结构更为简单。针对双Y/Y绕组变压器, 理论证明了5次、7次等主要低次谐波被消除, 合成磁动势为一接近圆形的旋转矢量, 并数值仿真分析了不同类型谐波电流所生成的磁场的性质。给出了由新型变压器构成的多重化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并对基本特性进行了仿真。最后, 基于多重化逆变系统, 实验验证了新型移相变压器的有效性, 结合设计对主要性能进行了分析。

孙盼, 赵镜红, 熊欣 , .

用于多脉波整流的直线式移相变压器

[J]. 电工技术学报, 2017,32(增刊1):169-177.

[本文引用: 1]

Sun Pan, Zhao Jinghong, Xiong Xin , et al.

A linear-shaped phase-shift transformer applied in multi-pulse rectifier

[J].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17,32(Suppl 1):169-177.

[本文引用: 1]

王铁军, 方芳, 姜晓弋 , .

圆形变压器在24脉波整流系统中的应用

[J]. 电工技术学报, 2016,31(13):172-179.

[本文引用: 1]

Wang Tiejun, Fang Fang, Jiang Xiaoyi , et al.

Application of round-shaped transformers in 24 pulses rectifier systems

[J].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16,31(13):172-179.

[本文引用: 1]

王铁军, 辜承林, 赵镜红 .

用于抑制多相异步电动机定子谐波电流电抗滤波器的研究

[J]. 电工技术学报, 2006,21(11):65-70.

[本文引用: 1]

Wang Tiejun, Gu Chenglin, Zhao Jinghong .

Study of novel filter for reducing harmonic currents of stator windings in multi-phase induction motor

[J].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06,21(11):65-70.

[本文引用: 1]

杨律, 张俊洪, 王铁军 , .

一种用于多重叠加逆变的圆形移相变压器

[J]. 电力电子技术, 2017,51(1):99-101.

[本文引用: 1]

Yang , Zhang Junhong, Wang Tiejun , et al.

A round shape phase-shift transformer applied in multi-module inverter

[J]. Power Electronics, 2017,51(1):99-101.

[本文引用: 1]

方芳, 王铁军, 柳泊 , .

新型12相多重叠加逆变器的建模与仿真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4,38(5):1016-1021.

[本文引用: 1]

Fang Fang, Wang Tiejun, Liu Bo , et a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 novel 12-phase multi-module inverters

[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4,38(5):1016-1021.

[本文引用: 1]

/